【在知爱建•沾图荐书】让这些温暖的小故事,陪伴你入睡
《时间的女儿》
作者:八月长安
博物馆里一直都只有我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比我来得早,比我看得认真。可能因为我站得实在太久了,她走了过来,用口音非常重的英文问我是不是musician(音乐家)。
这一次我非常诚实地摇了头。我告诉她,我学过八年的大提琴。我学会Cello这个词比apple还早。她惊讶而赞许地瞪大眼,蓝色的瞳仁很天真。“Till now?”
怎么可能呢。我最后一次练琴是十三岁。最后一次琴课,我走出市歌剧院的大门,爸爸叹口气说,这么好的琴,可惜了。
“不可惜啊,”我开心得不行,“劈了烧柴啊。”
推荐理由
每个人长大的故事都不一样,每个人感动的事却大致相同。这本书是八月长安自己关于成长、青春、旅程的一切
《三生有幸》
作者:北乔
两个人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有烟有茶,还有他极得意的咖啡。咖啡机是我提供的,咖啡杯是我弄来的,咖啡豆是我们俩一起去买的,但热腾腾、香喷喷的咖啡,是他李洱的杰作。他会截去咖啡倒入杯中之前的所有,让得意覆盖所有的浓香。我想品咖啡,先得领受他比咖啡神奇许多的语言,当然这些语言都是有关咖啡的。听他非凡得意地白话一通,咖啡凉了,咖啡的香全钻进他的词语里。
我想我的目光已经失去,因为李洱的话语不仅左右了我的听觉,还俘虏了我的视觉和味觉。偶尔,我会挣脱,总会想,这个瘦弱的家伙,脑袋不大,脑门也不是特别亮,语言的能量为何如此强悍?他的思维是变幻莫测的,语词飘忽,但能牵牢你的思绪。
推荐理由
北乔的散文,不仅是波浪和漩涡,还是弯曲的河道、丛立的礁石、逆水潜游的鱼群,写出我们的秘密。
《愿少年乘风破浪》
作者:汪曾祺
十年前我回了一次家乡,一天闲走,去看了看老家的旧址,发现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家的大门开在科甲巷(不知道为什么这条巷子起了这么个名字,其实这巷里除了我的曾祖父中过一名举人,我的祖父中过拔贡外,没有别的人家有过功名),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
我的家即在这两条巷子之间。临街是铺面。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我们家在这些店铺的后面,占地多少平米我不知道,但总是不小的,住起来是相当宽敞的。

推荐理由
本书是知名作家汪曾祺在晚年对自己人生成长轨迹的梳理,回顾了其童年时的家庭、玩伴和故乡的点滴,少年读书时的老师、同学。还有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读书、写作、绘画经历。

《心动之吻》
作者:文德琳·范·德拉安南
几个月前伊万杰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爸爸出轨后和妈妈大吵一架搬出了家。一方面伊万杰琳要开始适应只有妈妈在家的生活,另一方面她恨爸爸并且不再相信一切,包括亲情和父母间多年看似稳定的感情。
直到有一天她在阁楼里找到了一本叫做《心动之吻》的书后,她开始深信自己要去寻找一个吻。一个壮观的,惊心动魄的,改变人生的吻。一个真正的吻,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之吻,一个或许能够征服一切,解决一切难题的真爱之吻。
而就在寻找这个吻的过程中一切都失控了……

推荐理由
每当夜幕降临,父母下班回到家,便是作者文德琳最幸福的时光。她和几个哥哥围在炉子旁,听母亲日复一日地给他们讲故事。这样的经历,造就了《怦然心动》和《心动之吻》。

《总有一个人,陪你过余生》
作者:树獭先生
本书为青年作者树獭先生的情感类作品。讲述的是她与年轻丈夫之间从初相识到相遇以及相恋的真实故事。顾一宸和树獭先生,一个人在云南,一个人在陕西,相隔1531公里的人,凭借一根网线,因为一个写作平台结缘相识,从此相识、相知、相恋、然后组成一个新家庭。
本书通过两个人在恋爱和婚姻过程中的日常,让大家重新相信爱情,珍惜身边的那个人,也会利用故事的形式,传递一些关于情侣之间相处的技巧。

推荐理由
爱情既是柴米油盐,也是风花雪月。你所在之处,既是我思念的天涯。所以,漂洋过海去看你。

《俗世百味》
作者:梁晓声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元月下旬的一个日子,刮着五六级风。家居对面,元大都遗址上的高树矮树,皆低俯着它们光秃秃的树冠,表示对冬季之厉色的臣服。偏偏十点左右,商场来电话,通知安装抽油烟机的师傅往我家出发了。
我在外边寻找到些沙子用小盆往回端时,见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儿,站在铁栅栏旁。我丢弃的那台脏兮兮的抽油烟机,已被她弄到那儿。并且,一半已从栅栏底下弄到栅栏外;另一半,被突出的部分卡住。女孩儿正使劲跺踏着。她穿得很单薄,衣服裤子旧而且小。她一看见我,立刻停止跺踏,双手攥一根栅栏,双脚蹬在栅栏的横条上,悠荡着身子,仿佛在那儿玩的样子。
推荐理由
人生百味,情至浓,人生繁华,淡至真。人生路,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