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温度•文润沾化•书香‘飘起来’】沾图荐书:岁月峥嵘忆初心,牢记使命逐梦行——纪念辛亥革命112周年
1911.10.10-2023.10.10
纪念辛亥革命
112周年
辛亥革命纪念日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
终有成功之日。”
“要恢复民族的地位,
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
112年前,孙中山先生的句句呐喊震颤山河,唤醒了无数国人内心的民族之魂。而这声音回响至今,依然铿锵有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奋勇向前。
从危亡到复兴,从古老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历经百年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和小图一起跟随本期好书推荐,在充满历史积淀和家国变迁历程的深刻讲述中,缅怀革命先驱,铭记历史英雄,汲取奋进力量、弘扬民族之魂。
01
《辛亥革命的
前前后后》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之卷,共看困惑与希望交织、黑暗与光明搏击下,那跌宕起伏的民族奋进之路。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金冲及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为中共党史研究权威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力作。作者在多年辛亥革命专题研究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新颖的材料、生动的故事细节以及权威的史论,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生、发展、胜利和结束的全过程做了系统的历史阐述。同时,还精选了作者40余年来所写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文章,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盟会人的政治方案、护国运动中的政治力量等各个专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全书内容的阐述采用作者一贯的史论结合、以点展面、细节生动的表述方法,虽然是对辛亥革命的历史研究,但读来一点都不枯燥,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场面尽现,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普及读物。
02
《读史资治:
历史中的领导智慧》
辽阔的中华大地和悠久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历代领袖成长的深厚土壤,而领袖人物的文韬武略和实践创造,又极大地推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王永昌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领导人物和杰出英才。本书精选汇集了我国历史上各类领袖人物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的智慧故事,他们或叱咤风云、独领风骚,开历史新局;或发明创造、开宗立派,引文明潮流。在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人间话剧,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对当代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大有裨益。
03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历史人物则是镜子中的身影。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着历史的走向,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董上德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精编魏晋帝王谱系和王谢家族谱,梳理了魏晋200年里的20代皇权更迭,以人物为线索,全新解读《世说新语》,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度剖析名士行为后的政治因素。书中,作者将碎片式的人物典故做了整理、解读,尽可能地还原他们品性复杂的一面,同时又将复杂的他们放置于其所处的时代洪流之中,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中的这些名士,以及他们言行举止背后的真实心态,为读者们再现了一幅乱世中的魏晋名士图鉴,还原了光辉灿烂与黑暗残酷并存的魏晋时代风云。
04
《三国史话》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从古代、近代到现当代,无数英雄豪杰从历史的洪流中脱颖而出,他们作为一个个理想主义者,将家国大义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恢宏篇章。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吕思勉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通俗性史学著作。吕先生以巨擘手笔,写通俗文章,在书中,先生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对于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等,吕先生都提出了个人见解。在他的笔下,《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涉及到史实又不失严谨。书中,他不仅为大家辨析了演义和史实之间的界限,更揭示了许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真相,使人们在谈笑间便能领略历史的真义。
05
《月牙儿》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还使得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其对中国人民追求光明未来的决心影响深远且意义非凡。正如老舍先生的这部作品,虽是将眼光聚焦于旧社会最不堪的腐朽与黑暗,但投射出的却是向往着新思潮、新文明的希望之光。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老舍著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这篇小说讲述了旧社会母女二人对强加于她们的不公命运从惊恐、困惑、抗拒到最终屈服的全过程,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以月牙儿为题,象征女主人公那只能亮一小会儿的黑暗无限的生命。文中月牙儿的频繁出现,也暗示着主人公在生活的次次打击下,仍然心中存有希望,她努力挣扎,渴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