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滨州市沾化区图书馆欢迎您!
图书馆概览
服务指南
读者园地
数字资源
尼山书院
共享工程
馆情动态
美丽沾化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自建资源
 
沾图讲座|国学公开课讲坛-文学鉴赏系列讲座(二)
2020-08-05    阅读次数:1674次

1人性与治道——《韩非子》导读

如今在对《韩非子》的研究中存在着很多争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韩非是否性恶论者,韩非的道德观是否属于非道德主义,《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势治、法治还是术治。秦朝的灭亡是否意味着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治国思想的彻底失败等等。学者们对《韩非子》的认识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分歧,除了个人理解上的偏差,也与《韩非子》一书某些具体论述中存在的自相矛盾有关。蒋重跃教授

解读真正的《韩非子》。

主讲人:蒋重跃

主讲人简介:蒋重跃,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副主任、主编;社会兼职有:原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史学史研究》等杂志编委。有专著《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论文集《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编著《〈韩非子〉注评》《朋党争斗》《儒林女圣班昭》,译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健全的社会》等;发表论文《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试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道的生成属性及其本体化发展——先秦道论初探》《古代中国人关于事物本体的发现——“稽”字的哲学之旅》等五十篇。

2、《史记》中的人物性格及命运的解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说到读史书的基本方法时,一定会强调秉持客观、理性、超脱、冷静的基本立场,不宜带上过多的读者个人的情感在内,但是读《史记》这部大书,如果只知遵循上述方法却是远远不够的。本次讲座中,孙家洲教授讲述怎么读《史记》。

主讲人:孙家洲

主讲人简介:孙家洲,男。1955 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唐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思想文化史。主要著述有:《韩信评传》、《命运与性格的对话——再品〈史记〉的人物、故实、思想》、《两汉政治文化窥要》、《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史说心语》,并且参编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生活史》、《宏观中国史——衰世篇》等。已经发表史学论文七十余篇。主持并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汉代地域文化与社会风俗研究》。所主讲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被评定为200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

3、笔记小说:隐秘的传统

笔记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广泛流传,从先秦的细碎记载到魏晋的志怪小说,从唐宋的君王列传到明清的风俗民情,详细记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它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它与经史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倾轧?李敬泽老师带领我们走近笔记小说,去赏析这份隐秘的传统。

主讲人:李敬泽

主讲人简介:李敬泽,男。任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祖籍山西芮城,生于天津。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等。

4、周易与中华智慧

余敦康老师从古今对周易学说思想的应用出发,讲了三个问题:一、周易是一本什么书;二、周易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三、周易的基本知识是什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了周易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知识,通过周易与儒家、西方思想的对比,突出其独特价值。

主讲人:余敦康

主讲人简介:余敦康,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代表著《何燕王弼玄学新探》、《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中国哲学发展史》等。

5、“世间只有情难诉”——冯梦龙“三言”言情小说举隅

冯梦龙为明朝著名通俗小说家,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本期讲座中,郭英德老师将为大家阐释冯梦龙言情小说中情的真谛。

主讲人:张羽新

主讲人简介:郭英德,男,195410月生,福建泉州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文学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人传奇研究》、《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明清传奇史》、《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明清文学史讲演录》、《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建构与反思——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思辨录》、《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等。

6、唐诗中的生命超越之路

唐代诗人李贺看似华丽优美的诗中为何透露出一种亵渎的恶意?著名诗人王维又为何会在诗中嘲笑人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李商隐的厌恶到底有何隐情?这一系列千年之谜全都隐藏在唐诗之中。本期讲座中,过常宝老师将引领我们去一一揭晓。

主讲人:过常宝

主讲人简介:过常宝,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韩国高丽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台湾东吴大学任教。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柳永》等多种学术著作。






 
滨州市沾化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He kou Library 鲁ICP备18021063
地址:滨州市沾化区银河二路299号 电话:0543-7325267 馆长信箱:zhxtsg@163.com
您是第:242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