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导读】11只灰雁往南飞,它们从北方出发,经由我国内蒙古、陕西、重庆、云南……一路飞越了鄂尔多斯草原,穿过了黄河河套地区,掠过秦岭,跨越长江,最终抵达温暖的海南岛越冬。通过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立体地展示我国的地理风貌,如草原、沙漠、平原、丘陵等;以及人们创造出的“奇迹”,三峡、梯田等。在灰雁迁徙的路途中上,借灰雁的眼睛,我们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还看到了中华民族那辛勤而美满的生活;中国之美美在历史悠久,美在风土人情。
到了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灰雁们就要成群结队的飞去南方。10月1日,有11只灰雁出发了。
“嘎、嘎、嘎、嘎——”
它们一路叫着,一路飞。
11只灰雁来到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天色红红的,夹着金黄色。
飞了好久,先去水里放松放松吧。
有一个小家伙“白羽毛”急急忙忙一头扎进水里去。
接着,它们吃饱了草籽,要在池塘边好好睡一觉。
因为第二天得起个大早呢!
11只灰雁往南飞,飞过茫茫的沙漠。
老雁的经验特别丰富,它是大家的领头雁。
“咿嗬——咿嗬——”老雁在说,“你们一个也不能落下啊。”
“白羽毛”使劲振了两下翅膀。一低头,看到城墙那儿好热闹。
11月4日,11只灰雁飞到了黄土高原上。
午后的太阳安静又明亮。
庄稼全长熟了。成片成片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整整齐齐的站着。
“白羽毛”和爸爸妈妈大口大口的吃谷粒。
不远处,大驴车摇摇晃晃的过来过去都没有吓到它们。
“喔哦,喔哦——”吃饱了再走。
村庄里,孩子们向11只灰雁招手。
他们跟着灰雁跑,还使劲儿吹口哨。
“白羽毛”看到了枣子和南瓜——咦,这些能吃吗?
刚一愣神,就差点掉队。“白羽毛”使劲飞呀,掉队就追不上大家啦。
突然,第一次远行的“白羽毛”叫起来——
“嘎——这里是不是大海啊?”
往来过好多趟的爸爸告诉“白羽毛”,这是韩城的花椒田。
数十亩,上百亩,看上去像一片花海。
飞过花椒田,掠过秦岭的一座座山头,前面又是一座山岭。
11只灰雁要在这儿休息一会儿。
有两只灰雁不吃也不睡,它们负责警戒——
“嘎——”有狐狸!有狐狸!有狐狸!
老雁累了,“白羽毛”的爸爸成了新的领队。
加油啊,要越过秦岭最高的山峰。
大家借着上升的气流飞翔,可以省点力气。
“咿嗬,咿嗬,咿嗬——不要掉队!”爸爸时不时的关照大家。
11只灰雁飞过洛南的树林。
这里有成片的板栗树和核桃树。
快看,5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核桃树,一竿下去,核桃雨点一样掉下来。
它们看到了大峡谷。
沿着水流的方向,飞越长江,两岸是起伏的群山。
那艘船看上去比一片叶子都要小。
一阵阵凉风吹过,“白羽毛”感到很舒服。
它们飞过平原,来到重庆的巫山县。
栾树上结满一盏一盏“小灯笼”。
飞低一点,再低一点,原来“小灯笼”长这样呀。
哎哟,再低就要撞到树上去了,赶快飞高吧!
它们飞过树林与溪流,来到湘西酉水河畔。
山坡上,土家族的大人小孩正在摘柑橘。人们把摘下来的柑橘担到溪水边,装上船,运到城里去。
11月24日,又一座山岭挡住了灰雁们的去路,是南岭的猫儿山。
“喔哦,喔哦——”老雁提醒大家,“山岭的那一头就暖和了,咱们再加把劲儿!”
“白羽毛”爸爸在前面使劲拍打着翅膀,跟在后面的灰雁顺着气流,努力飞行。
11只灰雁飞越山岭,亮闪闪的阳光洒在它们身上。
“嘎——下面也有好多阳光啊!”“白羽毛”叫起来。
是广西龙胜的水稻熟了,像金色的阳光铺满层层山坡。
哎呀,这里到处闻起来都那么香甜。
瑶族人住在小米楼里,楼前屋后栽着柚子树,打开窗户,随手可以采摘。
人们从树枝间探出头来,向灰雁招手欢笑。
11只灰雁继续前进。
终于,一大片蓝色出现在11只灰雁面前。
这里有大海和小岛。
海南的东寨港有着大片的树林,一直延伸到海水里。
12月5日,11只灰雁到家了。
【亲子驿站】
1、观察绘本画面,找一找故事结尾,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白羽毛”要和大家一起,在这里舒舒服服地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2、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次日期?分别是什么时间?
3、认识灰雁
灰雁,鸭科雁属的一种鸟类;脖子较长,体大而肥胖,寿命17年左右。灰雁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食物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
4、绘本小结:
每当秋冬季节,灰雁们就从寒冷的北方出发,飞到温暖的南国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再回到北方产蛋繁殖。绘本故事中11只灰雁沿着东经110°线飞行几千里,途经内蒙古、陕西、重庆、湖南、广西等地,纵贯整个中国,历经艰辛,终于回到它们温暖的家。灰雁之所以能够飞越千里,是因为它们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才完成了独自难以实现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