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温度•文润沾化•服务‘动起来’】沾图展览:“文化金名片——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专题展”
景迈山古茶林
2023年9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
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也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
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没有茶的空白。
景迈山茶农在古茶树上采茶
茶:人在草木间
“茶”字由“草、人、木”三字构成,
于是有了“人在草木间”之说。
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也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征服世界的关键。
古茶林的历史迄今已逾千年。
约10世纪至14世纪,
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定居。
至今当地还流传布朗族人遭遇瘟疫,
为茶树叶所救的传说。
布朗族人始终恪守祖训,
世世代代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茶树林也为布朗族人提供着庇护。
景迈山垂直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图
林下种茶是这里传承千年的种植方式。
最上层是高大的乔木,
中间是以茶树为主的小乔木和灌木,
地面是草本植物。
草本层和枯枝落叶一起养护土壤,
为茶树提供所需的天然养分;
生活在森林里的昆虫和鸟类,
帮助茶树免遭害虫啃噬。
天然农法使古茶林得以维系生态平衡。
林下种茶
让茶树活力十足地生长,
可谓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山古茶林中的古茶树
文化景观: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景迈山古茶林申报的
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殊类别:文化景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文化景观指的是
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景迈山茶农正在制茶
全球共有119项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约占世界文化遗产总数的13%。
全球现有农业文化景观33项,
约占文化景观总数的28%。
景迈山古茶林之所以能成为第一项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的茶文化景观,
是因为普洱被国际茶叶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
更重要的是这里延续了千年的人与茶的关系。
景迈山茶农前往古茶林准备举行祭拜仪式
信仰是景迈山少数民族生活中的依循,
独特的茶神、茶祖信仰,
以“和”为核心的茶文化,
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
让景迈山的少数民族敬畏自然,
自觉形成一种人茶相依的保护机制,
并世代相传。
景迈山茶魂台
即使申遗成功了,
这里如今也只会开放一处古茶林。
因为千百年来
始终保存原生态的景迈山,
需要在盛名之下保持那份宁静。
景迈山古茶林全景
想了解更多我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快来和小图一起观看“文化金名片——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专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