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滨州市沾化区图书馆欢迎您!
图书馆概览
服务指南
读者园地
数字资源
尼山书院
共享工程
馆情动态
美丽沾化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自建资源
 
沾图展览:“大好山河——中华名景印章展”
2023-11-20    阅读次数:2714次

【滨州温度•文润沾化•服务‘动起来’】沾图展览:“大好山河——中华名景印章展



北京角楼图书馆为庆祝开馆四周年推出的一套四款印章,

分别代表角楼图书馆的春夏秋冬

 

最近,集章式旅行火了。

一边集章,一边City Walk

相比打卡拍照,

多了文化内涵和收藏属性,

年轻的北北们要的就是这份落章留痕的仪式感。




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竹林七贤印章


一枚印章,从刻印到上色,再到盖章,

形成物质痕迹,成为一种收藏。

只不过,过去敲章可能代表属于

现在意味着来过。



北京动物园的熊猫馆印章

小小印章大行其道,

背后是今人对古人精致生活方式的认同,

也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印章的起源

学界认为印章源于制陶。

中国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期早期,

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

陶胚上留下的绳子印记,

启发了先民的纹饰美感,

也成了印章艺术的源头。



商代绳纹灰陶鬲

 

现代意义的印章,

与其他艺术一样,源于实用,

正有所谓,

古人之印,用以昭信,故曰印信

春秋战国时期,

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商品交换日益频繁,

这就需要有一种表示信用的凭证,

来保证货物的安全,

印章就这样开始大规模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官印——“安邑


秦代铜印——“修武库印

 

除了实用,

印章还被赋予了艺术属性。

随着文字的不断演变,

审美和制作工艺的提升,

不同朝代的印章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家辈出,

文人篆刻艺术流派纷呈。

唐代铜印——“金山县印



明代篆刻名家文徵明名章——“徵明”“文徵明印


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刻印——

意与古会”“我书意造本无法

 

 

篆刻艺术

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制印艺术,

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


篆刻艺术

 

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

篆刻艺术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

也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

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中国篆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

明清时期是篆刻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篆刻由广义的雕镂铭刻,

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艺术流派纷呈。

进入当代,

篆刻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和创新姿态。

小图今日推荐

大好山河——中华名景印章展

将带您领略当代篆刻艺术的风采。


 
滨州市沾化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He kou Library 鲁ICP备18021063
地址:滨州市沾化区银河二路299号 电话:0543-7325267 馆长信箱:zhxtsg@163.com
您是第:186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