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滨州市吕剧团始建于1951年,其原身是山东省吕剧发源地,博兴县吕艺镇庄户剧团--“鲁兴剧团”。6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扶持下,发展成为现在享誉全省的滨州市吕剧团。2003年1月,因与滨州化工集团“文企联姻”亦称:山东省滨州市(滨化集团)吕剧团。是隶属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全省建团最早、影响最大,发展较快的吕剧团之一,09年“滨州吕剧”名列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又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沾化渔鼓戏:渔鼓咚咚,渔胡高昂,起源于1723年(清雍正元年)的渔鼓戏是沾化区富国镇胡营村的老艺人们独创的剧种,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唱腔曲调幽静,尾声帮腔委婉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因而久唱不衰。如今,沾化渔鼓戏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和传承。2006年,在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上,《审衙役》从40多个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推荐剧目等七项大奖。10月28日,应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邀请晋京演出并获成功。2006年底,沾化渔鼓戏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以国发[2008]19号文公布渔鼓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从濒临灭绝到转而兴盛,渔鼓戏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2019年5月31日,沾化渔鼓戏小戏《老邪上任》在第十二届中国小戏节上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最高奖项。
《老邪上任》
渔鼓戏《打板桥》:盗贼横行,侵扰民间。于是,郑板桥下令招募巡查,以为从此潍县定然一派朗朗乾坤。不料,得意之中竟被酒娘责打,又遭巡查盘剥。郑板桥只好借机探明原委,意外获知竟是新任师爷暗中搜刮民财。郑板桥痛定思痛,自甘受责,谢罪百姓。2009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